徐州论坛社区平台-弄格彭城

[综合] 徐州老街的记忆

[复制链接]
小小L 发表于 昨天 08:29|来自:中国江苏徐州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徐州老街的记忆
1.png
老街的石板路,早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。两旁的法桐树荫下,斑驳的光影洒在青砖灰瓦的屋檐上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
10.png
老街不长,从东头到西头不过一里多地,却是老徐州城的缩影。清晨,伴随着“吱呀”的开门声,一家家老店铺陆续开张。老陈家的辣汤铺子最先飘出香味,那口熬了三十多年汤的大锅,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。
13.png
老主顾们端着自家带来的搪瓷缸子,排队等候第一碗热辣汤。
9.png
“老规矩,多放胡椒!”七十多岁的张老爷子每天准时出现在铺子前,这是他退休后雷打不动的习惯。老板娘麻利地舀汤,不忘问一句:“今儿个油条要几根?”
2.png
往西走几步,是李师傅的理发店。一面斑驳的镜子,两把老式理发椅,还有那些泛黄的美发海报,定格在了八十年代。李师傅的手艺是祖传的,剃刀在牛皮上来回打磨几下,就能给人修出最利落的发型。老主顾们往椅上一坐,闭眼就能打个盹,放心地把头交给这位理了四十多年发的老师傅。

3.png
中午时分,老街渐渐热闹起来。王大妈的烙馍摊前围满了人。她那双手仿佛有魔法,一团面团在她手中三揉两擀,转眼就成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烙馍。孩子们放学路过,总要花五毛钱买一张刚出锅的烙馍,卷上咸菜,边走边,那满足的笑容,比什么山珍海味都来得真切。
8.png
老街的下午是属于老人的。树荫下,几位银发老人摆开棋盘,楚河汉界,杀得难分难解。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,这个支招,那个点评,却谁也不恼。偶尔有卖芝麻糖的小贩经过,叮叮当当的敲击声,是老街最悦耳的伴奏。
4.png
夕阳西下,老街渐渐安静下来。店铺陆续打烊,唯独老周家的书店还亮着灯。这家开了六十多年的书店,是老街的“文化地标”。从小人书到中外名著,老周总是能把读者想要的书找出来。他说:“书店不光是卖书的地方,更是老街坊们的精神寄托。”
7.png
如今的老街,已在城市改造中变了模样。不少老店铺让位于高楼大厦,辣汤铺子搬进了新店面,理发店李师傅的儿子开了时尚发廊,烙馍摊变成了连锁小吃店。只有那几棵法桐树还在,粗壮的树干见证着老街的变迁。
5.png
偶尔,老街坊们还会相约回到这里,站在曾经熟悉的路口,指指点点:“这儿原来是老陈家辣汤”,“那儿是王大妈烙馍摊”……语气中满是怀念。
6.png
老街不只是一条街,它是一代人的记忆,是一座城市的乡愁。即使街道变了样,那些深藏在记忆中的味道、声音和人情味,却永远刻在了老徐州人的心里,历久弥新。
11.png
12.pn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发表回复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弄格会员

热门推荐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